中文EN
???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详情页

桥缘

来源: 时间:2024年04月25日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 打印

  中铁大桥局成立70余年,武汉长江大桥倏忽间也是位岁月老人了。从记事以来,我和大桥的故事就在不断上演着……
  我父母都是1957年出生在偏远的农村。那个年代本来是没什么机会到大城市的,但我母亲说她十几岁时就看过大桥了,因为村里的女知青和她玩得要好,知青回城探亲时,就带她一起去了武汉,也就走了趟武汉长江大桥。那是母亲明媚青春里的一次梦幻之旅,只可惜没有留下什么照片。
  在1979年年初的一个夜里,我父亲坐着军列穿过武汉长江大桥。他说当时内心是无比复杂的,因为是去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,谁都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,我想那个夜幕中的大桥对他而言一定刻骨铭心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他路过武汉时还去过武汉长江大桥下的莲花湖公园,后来我们一家人在莲花湖旁住了几年。
  这是我爸妈与大桥的缘分,而我与大桥的相识也要从儿时说起。记忆中的母亲总是坐在缝纫机旁忙碌,缝纫机的声音从早到晚不绝于耳。那台“大桥”牌缝纫机是当年响当当的牌子,也是他们结婚时最贵的“嫁妆”。母亲很会做衣服,小时候我们兄妹的新衣服很多都是用那台缝纫机做出来的,村里的人们也经常拿着布料来我家里定做衣服,那台“大桥”牌缝纫机也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。母亲不做衣服时,我就偷偷把缝纫机当成大玩具玩儿,或者把机头收进桌斗里面,缝纫机就变成了我的书桌。那台缝纫机至今还在家里,母亲把它从老家搬到了武汉,偶尔还会使用。每次用的时候,她都会感慨:“以前的东西,质量就是好啊!”
  再后来,父母送我到武汉上学,火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,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汹涌澎湃的长江,第一次被横卧江面的大桥深深震撼。后来发现学校离大桥很近,每当闲暇时,我常常约上三五好友去大桥上,看两江四岸、江汉交汇,顿觉天地为之一宽,别有一番滋味。
  真没想到,在“芳草萋萋鹦鹉洲”的大桥那边,便是我毕业以后工作的单位——中铁大桥局。刚实习的时候,我还租住在武昌的学校附近,每天早晨从蛇山出发,跑过武汉长江大桥,再下龟山,就到了单位。如今回想起来,那时站在大桥上的我,迎着江风,伴着江鸥,真是一种享受。
 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,领导安排我负责“中铁金桥”的商标注册工作。在解释这个商标时,领导说道:“我们大桥局置业公司的基因里自带‘建桥的心志’。虽然我们不是直接干桥梁工程的,但我们以一个个‘金质楼盘’,铸就了一座座‘诚信桥梁’。”公司文化理念中的那些词句,我也是从每一个参与过的项目中逐渐懂得的,而“大桥文化”“金桥故事”就是我们和业主、客户们迅速建立信任基础的桥梁。
  参加工作以来,中铁大桥局见证了我的成长,也赋予了我无限力量,何其有幸能够成为大桥局的一份子。以至于我的两个孩子出生后,父亲给他们取小名用的都是“墩子”与“柱子”,或许是父亲觉得这是建筑中最顶天立地的部分吧,希望孩子们将来也能拥有建筑中凝聚的智慧与力量。
  有一天,我想带孩子们去武汉长江大桥上走走,和孩子们聊聊关于大桥的故事。我会告诉他们,大桥诞生的年代正是新中国初生的时代,那是一个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的时代,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,这也成为了“大桥人”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图腾。(杨安军)